古伯良 点校 ‖ 眉州载英堂记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0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眉州载英堂记

魏了翁

古伯良 点校

天地之德,阴阳之交,鬼神之会,五行之秀气,絪緼磅礴而降材焉,何其甚贵也。罔然而生,泯然而死,寒暑之运与俱,草木之荂(音敷,华英也)同腐,则人亦无以灵于万物,而天地亦无所赖于人矣。士之生乎两间,必知所甚贵者而用力焉。隐居求志,足以承往绪启来哲;得时行道,足以位天地蕃庶物。不幸际乎艰难,则鞠躬致力,引义尽分,足以揭天理遏人欲。欲其自靖自献,虽所遇各异,而不失其所以为贵且灵,是则不翅符节之合。是以,生都显荣,殁有精爽,登于明堂祭于大烝者,既足以垂休无穷,而展牲用币,春秋以时,列于学官,奠于有司,从于先圣先师。庶几为国之故者,犹足以使百世之下,闻其风而兴起焉。薄乎云尔,析珪儋爵,睢盱闪睒(式冉切,暂视貌),以诩庸人孺子之听者之为也。

注:

絪緼(yīn yūn):同“氤氲”。古代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。形容云烟弥漫、气氛浓盛的景象。

荂(fū):草木的花。茂盛。

自靖自献:自靖:各自图谋实行其志。指自谋献身于国事。

不翅:不啻。无异于。翅,通“啻”。

大烝:祭名。冬时祭先王,以功臣配享。

析珪儋爵:指任官受爵。析珪,亦作“析圭”,古代帝王按爵位高低分颁玉圭。,后泛指封王﹑封官。

睢盱(huī xū):聚观、喜悦之貌。

闪睒(shǎn):亦作“睒闪”。光闪烁貌。

自汉以来,武阳为士大夫郡,芳徽懿绩,史不絶书。至于我国家,扫清氛祲,陶以仁厚,昭以伦理,然後道术浸明,士知所以为贵。自谏议田公始以直谅闻,朱公、孙公、石公後先以儒学显。嘉祐、治平之间,则有三苏父子出焉。自时厥後,世载其英。在元祐时,则有若给事中吕公;在建中靖国时,则有若太常博士孙公;在靖康时,则有若通判杜公。建炎以来,则忠愍唐公、忠介刘公、忠愍孙公、内翰王公、给事刘公、文安杨公、殿院杜公、文简李公、待制孙公、司业刘公,或以节义,或以事业,或以学术,或以辞章,显庸於时,仪法在後,生荣死哀,盖列诸学官,奠于有司,咸谓无愧者。

学故有祠,析为二三,判涣䔪离,昭事靡肃,亦有名绩显著而象设俄空。某至郡,以令诣学,顾视惕然。订诸耆艾,萃为一祠,访诸子孙,审象惟肖。於是属役于教授赵某、防御判官杨某,为堂东庑,衡长四寻有五尺,从(同“纵”)长眎(shì,同“视”)衡损寻之一。塗塈竣役,缋素精能。乃命执事,载纪国史,繇田公而下,列图于堂者,二十有六人。序考其世,服眎其秩。经始于□月□□日,告成于□月□□日。

注:

判涣:分散;散漫。

䔪:duì,shuǎng,草名。

塗:塗抹;粉刷。

缋(huì)素:出自《论语·八佾》:“绘事后素。”谓先有白色底子,而后施以五彩。后遂以“缋素”喻修饰。

         躬率僚吏诸生而舍菜焉。曰:“是役也,不可以无述。”则为之言。曰:

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处无所逾於人,出无所裨於世,死生浮湛,若有若亡,此士之所当发愤忘食、尽心力而求之者。而声名之有无、利禄之得丧,固不当以一发滓吾之至灵至贵也。夫二十有六人者之得列于斯堂也,岂尽以人爵之贵云乎哉?有盟府之藏,有太史氏之牒,有天下之清议,二三子诵其诗读其书,夷考其行事,反而求之,可也。诗云,诚不以富,亦只以异。

佥曰:“然。请鑱诸石而事斯语。”

注:

盟府:古代掌管保存盟约文书的官府。

诚不以富,亦祗以异:出自《诗·小雅·我行其野》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  钦定四库全书

《鹤山集》卷四十一

载英堂释菜文

维士大夫郡,远有自来,爰蔇国朝,风烈弥邵。奠祀于学,厥存彞章,而象设涣然,顾瞻罔一。乃稽史牒、郡乘、家言,室於东厢,列绘惟肖,翼翼其序,後先以时。兹考厥成,敬用舍菜,告於先圣先师,神保如在,是飨是皇,啓佑後知,其永无斁。

注:

蔇(jì):草多的样子。至,来。

彞章:常典;旧典。

斁(dù):败坏。

图片

图片

  钦定四库全书

《鹤山集》卷九十八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